近年来,中国味道以四川火锅为代表的新股中式餐饮文化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关注,推动了复合调味品行业的前瞻迅速发展,吸引了资本市场的中式眼球。随着消费者对便捷烹饪和多样化口味的风味需求不断增加,复合调味品,出海潮下尤其是天味火锅底料和菜谱式调料等细分品类,已成为调味品行业中最具成长潜力的食品事领域之一。

在此背景下,何讲好故行业领先企业加速布局。中国味道作为A股“火锅底料第一股”,新股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味食品”)近日向港交所提交了H股上市申请,前瞻计划在主板上市,中式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风味

那么,出海潮下天味食品此次再闯资本市场有哪些亮点呢?

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招股书显示,天味食品是中国领先的复合调味品公司,2019年在上交所上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到2024年预计其收入将在中国复合调味品公司中排名第四,并且是前五名中收入增长最快的公司。按2024年收入计算,天味食品是中国第一大菜谱式调料公司和第二大火锅调料公司,市场份额分别为9.7%和4.8%。

天味食品建立了六大品牌矩阵——“好人家”、“大红袍”、“天车”、“天味食品专业调味料定制”、“拾翠坊”和“加点滋味”,覆盖家庭消费、餐饮B端、区域特色及年轻消费群体。这种品牌差异化策略避免了内部竞争,并形成了协同效应。

在业绩方面,天味食品展现出良好的增长韧性。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6.76亿元、31.26亿元和34.47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5%;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41亿元、4.66亿元和6.45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37.5%,显著高于收入增长,反映出其成本控制能力和运营效率的持续优化。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3.73亿元,净利润2.02亿元,尽管受到季节性影响,上半年通常为调味品销售淡季,公司依然保持盈利增长,展现出业务模式的稳定性及抗周期能力。

在产品组合方面,公司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包括菜谱式调料、火锅调料、酱料等。其中,菜谱式调料的收入从2022年的13.7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0.86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8.2%,在总收入中占比也从51.4%提升至65.9%,成为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这一增长得益于消费者对家庭烹饪便捷化的需求及公司在风味创新上的探索。

火锅调料作为公司的传统业务,增速放缓,2022至2024年收入从11.92亿元微增至12.57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2.9%;营收占比则从44.5%降至31.0%。这反映出市场的饱和和竞争加剧。

酱料及其他复合调味产品虽然规模较小,近三年收入在10亿元左右,总收入占比不足4%,但毛利率较高,是公司新品试水的重要渠道。

截至2025年6月30日,天味食品的销售网络已经覆盖全国,拥有3251名经销商,终端网点超过100万个。在电商和社交零售渠道上,公司积极布局,提升了品牌的触达效率。

此外,国际化也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其产品已出口至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建立海外经销商体系和参与国际食品展会来增强品牌的全球认知。

复合调味品赛道高景气,全球化布局加速

近年来,中国调味品市场稳步增长,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981亿元,2029年将增至678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4%。复合调味品领域的增速更快,预计菜谱式调料市场到2029年将达到39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5%。

目前,中国复合调味品市场的竞争者超过1000家,行业集中度低,前五大企业市占率合计仅为15.9%。天味食品在复合调味品企业中排名第四,2022–2024年的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13.5%;在菜谱式调料领域,市场份额为9.7%,且增长率高达23.2%。

天味食品选择赴港二次上市,主要是考虑到港股市场对消费类企业的友好估值、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以及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产能扩张、研发及海外渠道建设。同时,港股也为其提供了稳定的融资平台,能有效分散风险。

不过,天味食品面临一定挑战,包括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影响毛利率,及海外市场的文化和法规挑战。

综上所述,天味食品的赴港之旅标志着中国复合调味品行业全球化进程的一部分。凭借其研发实力、质量管控及灵活的品牌策略,天味食品有望在未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